NEWS

鱼果助力孟京辉打造全球规模最大沉浸式戏剧《成都偷心》

12处别出心裁的多媒体装置、168个风格迥异的戏剧景观、8600平光怪陆离的艺术空间……

很难想象,这些会出现在一部戏剧中,而这场戏剧,没有一个座位。

6月8日,全球规模最大沉浸式戏剧《成都偷心》在成都域上和美先锋剧场首演,这也是孟京辉导演继《死水边的美人鱼》后又一次关于流动空间艺术的巨制。《成都偷心》不仅仅是一部戏剧,更是一场集舞台表演、先锋音乐、现代舞蹈、空间视觉、多媒体影像、绘画涂鸦等多元艺术形式于一体的多维美学盛宴。



成都偷心4.jpeg

01 / 当多媒体艺术成为演员

《成都偷心》的多媒体部分主要由王之纲领衔的鱼果团队设计制作。在戏剧中,多媒体艺术不再是舞台的补充,而是以演员的身份登上了舞台。光怪陆离的多媒体影像和精彩的剧情演出融为一体,给这场沉浸式戏剧带来了极强的神秘感和冲击力。



相比于《死水边的美人鱼》,《成都偷心》具有很大的科幻性质,它讲述了一个关于人与人造人的故事以及对未来生活方式的探索。为了与整个戏剧主题保持一致,鱼果团队在设计上更加注意科技与人之间相互叠加形成的新的“生命体”对人的情感影响,这也是《成都偷心》多媒体制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暴风截图2019627289879997.jpg


为此,鱼果制作团队通过尝试多种方式,将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语言进行表达。交互的、抽象的、手绘的、现实的……不同质感、极具指向性的表达方式,与戏剧主题进行无缝衔接。通过独特的形式与观众进行对话,让观众在不同科技背景下完成一种意识化的状态的探索。


02 / 数字艺术引发的深度思考




在12处别出心裁的多媒体装置中,让观众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与人体、面孔相关的艺术作品。这不仅为了贴合人造人的主题,更是一种对于人类自身的思考和提问。

人脸作为人类标志性的特征,具有一定的符号性。通过记录面部的扭曲过程,并将其进行超慢速、高精度的捕捉,把人和人之间的面部融合进行极致化处理。整个过程融入人工智能的算法对人脸进行变化和延伸,力量化的呈现方式让观众重新思考符号学的意义。

暴风截图2019627289884255.jpg


而在戏剧空间中融入穹顶投影设计,更是一种独特的、非常规戏剧手段的一种体验方式。

观众可以躺在空间里仰望天空,世界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通过数字化的抽象表达尽显眼前。这就形成了一个跳脱的空间,通过这种沉浸式的体验,引发观众对于人类发明的科学技术和延伸能力在作用于人类自身时,人的主体性的思考。


03 /  多维度“剧情虫洞”


《成都偷心》是为成都打造的一座关于城市记忆、爱情探索、科技寓言、身份迷宫的大型浸没乐园。它融合了古希腊文明、文艺复兴时期的信仰、现代主义社会发展中的科学启蒙以及当代信息社会不断酝酿和膨胀后的全球化力量等因素。经过创造性的尝试与探索,将空间、舞美、多媒体等元素带进一个全新的维度。


在戏剧空间中舞台空间结构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它决定了整个戏剧大的环境导向。而多媒体影像内容很大程度上要依托于舞台空间去进行呈现。但由于多媒体影像具有延展性可以展现另外一个维度的空间,这也让多媒体艺术与舞台美术之间存在着更多的可能性。

111.jpg


不同于传统戏剧中将多媒体影像构架在舞美之上完成表演,沉浸式戏剧中多媒体影像完全可以跳出舞美空间直接和戏剧发生关系。就像虫洞一样有很多条通道,通过不同的通道与舞美、戏剧内容进行连接。

虽然多媒体影像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舞台空间结构和舞台视觉基础上完成的。但是在戏剧中某些节点、时刻、瞬间,多媒体影像可以飞越局限为观众打开另一个维度的大门。这也为空间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来直接达到戏剧本身所需要的要求。

121.jpg


《成都偷心》恰好满足这种可能性,巨型的演出空间里完整的剧情不再是作品的关键,视角的变更才是观剧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当观众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来看同一个剧情场景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观感,同一位观众走的路线不一样也会看到完全不同的场景和剧情。

就像孟京辉导演曾表示的那样,“真正要看懂这出戏,至少要来三次以上”。事实也确实如此,在《成都偷心》上映之后,频频“两刷”、“三刷”之后还仍呼看不过瘾的观众大有人在,这也许正是沉浸式戏剧的魅力所在。